【校園欺凌】香港校園欺凌比美台嚴重 心理學家:有小學生遭欺凌不敢求助

兒童健康

發布時間: 2022/01/05 13:27

最後更新: 2022/01/07 12:01

分享:

分享:

常見的肢體欺凌有踢人、打人,或以不同方式去傷害當事人的身體,像是刻意絆倒、在對方經過時故意碰撞等。(iStock圖片)

正在播映中的電視劇集《青春本我》,講述學生面對各種來自家庭、學校、朋輩間的煩惱,當中更有涉及校園欺凌等的社會議題。事實上,香港的校園欺凌問題嚴重,比鄰近的台灣以及美國均高出三倍及一倍。臨床心理學家廖嘉敏指,一般新聞報道中出現的個案幾乎均為肢體上,然而言語上的欺凌情況亦相當多,後者雖沒有可見傷口,傷害性及影響力往往更深遠。

青少年的精緒困擾成因複雜,但亦由於學校、朋輩屬於這個年齡階段最重要的一環,故來自校園、同學之間的問題,很多時都是煩惱來源之一。廖嘉敏指:

以我接觸過的數字來說,很難準確判斷校園欺凌佔青少年情緒問題中有多大的比例。但當仔細詢問了解過後,他們在學校或多或少都遇過不愉快的事,如被疏遠、被排擠、改花名等。

廖嘉敏表示,不少受害人原來在小學、童年時都曾被欺凌,多數由於他們當時年紀小,不懂得求助,家長或老師亦未能察覺,因而很少被發現及得到轉介。(iStock圖片)

過去談到校園欺凌,或許是舊有觀念的影響,也或許是因為新聞報道,大家大多直接認為是肢體暴力。

常見的肢體欺凌有踢人、打人,或以不同方式去傷害當事人的身體,像是刻意絆倒、在對方經過時故意碰撞等,另外亦有女生之間較多發生的扯頭髮等。

但隨著近年愈來愈多人認識「語言暴力」、「冷暴力」、「情緒勒索」等的傷害性,逐漸明白欺凌其實並不只會有看得見的傷痕。

最新影片推介:

言語網絡欺凌普遍

廖嘉敏續道:「然而還有一些傷害是我們看不見的,亦較少會出現在新聞中,但臨床接觸到的卻相當多,便是言語欺凌,像是取笑、人身攻擊、改花名等。」

言語欺凌不僅發生在加害者和被害者之間,很多時更會牽連廣泛。「例如以謠言影響其他人對當事人的觀感,令大家排擠、孤立他。」

固然不少校園欺凌發生在學校,但其實並不局限於地點,例如同學朋友之間的通訊軟件、網上社交平台等。「這種不限地點,或更無形的欺凌大多發生在網上。因為青少年容易,亦經常接觸網絡世界,是他們最常使用到的媒介,使用WhatsApp、IG是很普遍的事。」她曾經聽過的例子是,當事人的同學、朋友在網上隱晦地敘述事情,同時透露當事人的名字,或不指名道姓,卻公開一些背景資料,讓人容易猜得到是誰,從而令其他人對當事人有負面的聯想。

廖嘉敏坦言:「在我來說,小學生作為個案轉介至臨床心理學家的情況未發生過,但當然這不代表小學沒有發生校園欺凌。當我接觸一些中學生個案,或甚至是成年人時,很多時問他們過去有沒有被欺凌的經歷,不少人原來在小學、童年時都曾有過。多數由於他們當時年紀小,不懂得求助,家長或老師亦未能察覺,因而很少被發現及得到轉介。」

影響人格社交發展

由此可見,無論是肢體抑或言語上的校園欺凌,同樣具有極大傷害性,因為發生在成長階段,對日後的人格發展、社交生活都有影響,駐校社工、臨床心理學家的支援尤其刻不容緩。

我們會讓他們明白,受欺凌並不是自己的錯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短處、優劣點,但不代表因為自己的不足或不同,就要受到別人不公平或不禮貌對待。

本港的校園欺凌支援一直遭人詬病,通報機制往往遲緩且欠透明度。事實上,大多數得到注意的個案均牽涉肢體傷害,然而言語上的欺凌卻更普遍。「因為前者發生時容易引起大家注意,而且有可見的傷口,後者則較難以察覺。」對於臨床心理學家而言,愈早發現自然更有助於輔導支援,但大部分學生卻不會主動求助。

「他們會有很多擔心,怕說出來反而會令情況更差,也會擔心老師如何看待。而且不少青少年傾向不向父母訴苦,有可能是因為家庭本身已有不少問題,或父母亦經歷困難,孩子不想增加父母的煩惱而選擇將心事埋藏。」這些「先天性」的阻礙,亦是校園欺凌難以發現的原因之一。

受害者少主動求助

而當家長或老師、社工發現問題,首要一步就是幫助當事人重建個人信心和社交關係。廖嘉敏指:「重建受欺凌對象的自信、社交圈是相當重要的一環。因為若長期遭受欺凌,潛移默化下,他們亦會對自己產生負面的評價,如認為自己不值得被尊重、愛護。而且亦因為被排擠過,面對其他人時會變得被動,不太敢與別人有社交接觸。」

要幫助當事人改變這一局面,一般會先從校內着手,鼓勵他們與待自己平等或友善的人做朋友,從而建立起正面的友儕關係,也能避免他們在學校時感到孤立無援。「當然同時亦會鼓勵他們多在校外參與活動,平衡原來的社交關係。一些興趣類別的活動也很重要,從中幫助他們加強自己的自信、自我形象。」

當有欺凌個案發生,大多數人會傾向照顧被欺凌者,同時指摘欺凌的一方,但近年亦有組織開始關注欺凌者的需要。「我們不希望只以懲罰去處理,而是進一步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。而且也發現不少欺凌者,本身也是被欺凌者。他們未必是遭受同輩的欺凌,而是來自成年人,如家人的暴力對待。久而久之,他們學習並模仿了這種行為模式,習慣以暴力去解決問題,或以暴力去保護自己。」她直言:「這種切入點是好的,亦惟有如此,才能真正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,也能有效地減少欺凌的發生。」

記者:王嵐